333口诀速记|每日一题|董仲舒的教育思想

2 ) 董仲舒又将人性和 善 区别开来,善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。 人性与善的关系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:人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,善是人性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。

【答案】:董仲舒认为,道德教育是立政之本。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“正谊明道;以仁安人,以义正我;强勉行道;明于性情;必仁且智”。

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主要主张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他行教化、重礼乐,注意中品之人的教化作用,选用德育之官兴办大学。他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,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,并提倡大一统的思想。

董仲舒认为,个体行为的动机比行为的效果更具有道德价值。在法律上,他属于 “原心定罪”派,认为“志邪者不待成” “本直者论其轻”。

董仲舒是汉朝的儒学家,他改造了儒学思想,提出了“君权神授”还有“天人三策”的思想,同时他也是一位教育家,提出了早教思想。

董仲舒提出对贤良策之后汉武帝采取的文教政策不包括

1、察举制度––始于汉高祖。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,重选举取士,察举正式成为一种制度。州举秀才,郡举孝廉。

2、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(1)《对贤良策》与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认为,首先要实现思想的统一,改变汉初的学术混乱局面,统一思想的程序应该自上而下,他主张“诸不在六艺之科、孔子之术者,皆绝其道,勿使并进。

3、建元五年(公元前136年),汉武帝在尊儒方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,即“置五经博士”。这一举措,确立了经学整体在官方学术代表博士中的主导地位。

4、朝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: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: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,实行了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的政策。这一政策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,对于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?

1、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,主要为:第一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统一思想。董仲舒在《天人三策》中系统提出了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主张,认为如果“师异道,人异论,百家殊方”,就不利于统一。

2、迎合统治阶级的大一统思想,建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,将统治阶级与儒学捆绑在一起以期得到更长足的发展。同时将其他学派贬低排挤于正统思想之外。

3、公元前140年的汉武帝时代,一场关于治国方略的讨论在朝廷中热烈展开,董仲舒等贤良文学人才纷纷献策,他们的对策共分三次,即著名的《举贤良对策》,来源于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。

4、后来,“策问”的形式定型化了,所以后世把它看成一种文体,萧统《文选》称之为“文”对策也被认为是一种文体,简称为“策”。刘勰《文心雕龙.议对》说是“议”的别体。汉代董仲舒的对贤良策,是这种文体的名篇。

5、他在《贤良策对一》里说 :“国家将有失道之败,而 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。不知自省,又出怪异以警惧之。尚不知变,而伤败乃至 。”董仲舒这样说,在限 制皇权方面有一定作用,不宜完全否决。

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

1、公元前140年的汉武帝时代,一场关于治国方略的讨论在朝廷中热烈展开,董仲舒等贤良文学人才纷纷献策,他们的对策共分三次,即著名的《举贤良对策》,来源于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。

2、作者简介:班固(32年-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

3、西汉前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《春秋》公羊学派大师,有“汉代孔子”之称。中年收徒讲学,开始了教育生涯。汉景帝时担任博士官。

4、董仲舒的“对贤良策”与汉代教育改革 汉武帝时期,历史的舞台上闪耀着一位思想巨匠的身影,那就是董仲舒。他以“对贤良策”三策之名,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学术与政治格局,更留下了深远的教育烙印。

汉代著名文献《对贤良策》的作者是谁?

作者:董仲舒(公元前179年-前104年),广川(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)人,西汉哲学家。汉景帝时任博士,讲授《公羊春秋》。

汉景帝时任博士,讲授《公羊春秋》。汉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),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,董仲舒在著名的《举贤良对策》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。

而董仲舒将阴阳、五行学说合流并用,董仲舒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,其代表作为《春秋繁露》。

” 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董仲舒又加入“信”,并把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(“常道”),号“正常”。 曰:“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”(《贤良对策》)。详细解读 仁 仁:仁者,人人心德也。

汉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),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,董仲舒在著名的《举贤良对策》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,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,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,深得汉武帝的赞赏。

年老,复归教于齐,“齐之言《春秋》者多受胡毋生”,武帝时的大丞相公孙弘就曾得其师传。董仲舒对他也十分敬重,《汉书》说:胡毋生“与董仲舒同业,仲舒著书称其德。”有曰:“胡毋子都,贱为布衣,贫为鄙夫。

[教育学]一代鸿儒董仲舒与“对贤良策”思想的提出

1、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,提出了天人感应、大一统等思想,并主张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成为汉代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。其思想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并创下《对贤良策》。

2、《对贤良策》是董仲舒于汉武帝时期所著的一篇重要文献。这篇文献提出了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的建议,主张只尊重儒家思想,废除其他学派的思想。

3、该书作者是董仲舒。《对贤良策》是董仲舒的著作,其中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有:树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;“以仁安人,以义正我”。

4、儒生董仲舒在《举贤良对策》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、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,表彰六经的主张。董仲舒认为,道之大原出于天,自然、人事都受制于天命,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。

5、《汉书》为其立专传,详载其“ 贤良三策 ”,体现了“详而有体”的特色。传末引了刘歆评语:“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,《六经》离析,下帷发愤,潜心大业,今后学者有所统一,为群儒首。”肯定董仲舒在汉代儒学上的地位。